尧重华的卖点 广告人的世界观 thinkWHY 寻外广告

我为什么喜欢“平凡之路”

我不喜欢韩寒在代笔门事件中的丑态百出,言行不一致。


“后会无期”是韩寒的贡献抑或是路金波的功劳,在此也不论。


但看完“后会无期”之后,我在朋友圈写了这么一条:“当Que Sera歌声响起时,就已值回票价。”


音乐是影片很重要的一环,有时甚至可成为点睛之笔。影片未公映的时候,朴树的“后会无期”已成刷屏之态,“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”一句,甚至成为我进行创意的源泉之一。“平凡”不是“平庸”,要看到“平凡”需经过“不平凡”的青春,“平凡”的青春,只能让“你看见平庸才是唯一的答案”。2003年的生如夏花和Colorful Days,诞生在我事业地转折点,“imagination,never lose my passion.” ,这歌声那些年,在广州的东边随风飘扬。


影片开篇带有浓郁苏联风格的“东极岛岛歌”,改编自BORAT,一部讲述哈萨克斯坦主持人在美国见闻的谐趣片,原歌名就叫“哈萨克斯坦”。一样的嘲讽味,只是“东极岛岛歌”不如“哈萨克斯坦”那么辛辣,但这已足够。


陈柏霖和着Que sera, sera手机铃声,念出歌词的中文含义,跟着慢歌慢慢地念。我仿佛看见了喜剧之王里的周星驰,捉急地在满房间翻钱,这是一幕令人心酸的真实。为真实付出票价,当然值得。


当车离开小镇,一路在开阔地西行时,西游记插曲-“女儿情”的歌声也恰如其分地响起。(我不清楚为何有人说此时的“女儿情”歌声来得很猥琐?)从1956年的Que sera, sera,到2006年的但其实时50年代风格的“哈萨克斯坦”,再到1986年女儿情、最后以2003年以来的朴树的“平凡之路”收尾。整片有浓厚的怀旧风,不刻意,但令人有水带微澜的平静感。


画面当然也是影片更重要的一环。我为什么喜欢“平凡之路”,因为我喜欢小镇,虽然中国的是小镇千篇一律的无聊,灰的泥、脏的水、红的横幅…。但在小镇,你会看到历经岁月冲刷的破电影院、卖红灯收音机的小商铺、嘈杂的录像厅、烟气缭绕的桌球室和游戏厅、啥都不缺的五交化商店、甚至还能看到隔着柜台卖东西的售货员。多年以后,回到小镇,你会发现原来这里的路不像小时候感觉的那么大,这里的树不想小时候感觉的那么高,这里的河其实从来就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开阔。但,它一直在这里。


虽然影片并不完美,有些桥段过多解释显得不干脆,有些笑料有点老,但胜在有不错的音乐和“太阳每天照常升起”的小镇。何况爆胎和接骚扰电话的桥段,还是可以让我开怀大笑的。


“每一次告别,最好用力一点。” 所以,小Polo跟着有理想和热情的东莞人消逝得无影无踪,这很黑色。很多事情,发生了,就发生了,不要问理由,不要问意义。Que sera, sera, whatever will be, will be. 顺其自然吧。



Tags: 平凡之路

发布: blaine 分类: 丢杂感 评论: 0 浏览: 157
留言列表
发表留言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